发布时间:2024-11-13 10:15:19 人气:
磨床上,砂轮的挑选和运用特别关键,这里面藏着不少实用的经验和窍门。虽然听起来像是操作层面的事,但实际上,它对提升磨床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。这可是很多磨床操作员关心的问题,也是他们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。
铁基材料的砂轮硬度选择
选砂轮给铁基材料用,得看硬度来定。比如,用刚玉砂轮,得根据铁基材料的软硬来调。软的材料用硬度高的砂轮,硬的材料就反过来。像铸铁到45号钢,得用L级硬度的砂轮;40到53度HRC的用K级,53到62度的用J级;62度以上的超硬材料,比如粉末钢、锋钢之类的,得用H级。这都是咱们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。再说了,处理那些厚度不到1毫米的薄片材料,要防着它翘起来,CBN砂轮就挺合适。在一些特殊工艺,比如磨V槽清角的时候,它保持锐角的能力比普通砂轮强多了。
在咱们日常的大规模铁基材料磨削生产线上,工人们得按照这些硬度匹配的规矩来挑砂轮,这样干活儿才快,磨出来的东西质量也过硬。这可是咱们长期摸索出来的经验,要是咱们不按这个来,磨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不咋地,甚至有可能把材料给废了。
CBN和金刚石砂轮的应用
CBN砂轮除了适用于薄片状铁基材料,还有其他特殊功能。金刚石砂轮通常用于磨削硬质合金和陶瓷。安装CBN或金刚石砂轮时,关键是要用百分表进行校正。但有些工厂没有这个习惯,结果砂轮磨损得很快,修整时间也大大增加。只要按正确方法安装,这些问题就能有效避免。磨削硬质合金时,如果磨削量大,砂轮会因受热而变形,所以至少要预留30个丝的余量。这可不是随便定的数字,是经过多次实验和生产实践得出的。忽略这一点,可能会影响产品精度,甚至导致产品不合格。
举个例子,这家工厂在生产硬质合金的时候,一开始没注意留出足够的余地,结果做出来的产品精度不够。后来,他们按照这个留余量的规矩来做,产品合格率就大大提高了。
薄片砂轮的修整考量
修薄片砂轮时,得注意砂轮的粒度和硬度。不同厚度的砂轮,粒度得选对。像0.8毫米以上的,用80K的砂轮就挺合适;0.4毫米以上的,120K的就行;要是0.2到0.4毫米的,得用220粒度的。但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,就是过分追求磨削极限。比如,有人想用120K的砂轮磨0.3毫米的薄片,虽然能磨出来,但砂轮结构会被破坏得很严重。这样的砂轮用起来特别容易碎,磨削效率也超级低。0.1到0.2毫米的薄片砂轮,粒度得用到320以上,硬度最好软一些,像320J或者500J这样的。市面上常见的品牌有泰乐利和铁肯。
这家小型的磨床工坊里,工人们对怎么正确修整薄砂轮一窍不通,结果砂轮老坏,生产成本老高。后来他们学会了正确的修法,砂轮用的时间长了,生产效率也跟着提升了。
不同砂轮的对比
砂轮种类繁多,各有长短。比如说,CBN砂轮和泰乐利砂轮一比,CBN砂轮在磨V槽时,保持锐角的能力更强。这可是在精密零件加工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点。要是需要磨出高精度的V槽角度,CBN砂轮就能更符合要求。再比如金刚石砂轮,它对付硬质合金和陶瓷材料特别在行。和其他砂轮不一样,它在这方面显示出更强的耐磨性等特点。
在那些既生产硬质合金又加工铁基材料的复合车间,得仔细分辨各种砂轮的特点,合理挑选使用,这样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,还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。要是工人对砂轮的特性不太清楚,搞不好会出错,那可就得不偿失,人力和材料成本都得跟着涨。
磨削经验弥补资料缺失
网上的平磨教程挺稀缺,磨削方面的书大多都挺老。像那些50、60年代的书,里面的东西好多现在都不太适用了。所以,磨床师傅们的经验真是金不换。就比如,分享点砂轮方面的经验,能让新手少走不少弯路。
新入磨床行当的小伙子们,多半是靠师傅手把手教,一步步在干中学、长本事。这全靠师傅们多年磨砺出的实操经验,要是这些经验能普及开来,对磨床行业的好转那可是大有裨益。
后续磨床经验分享计划
分享者打算把磨床经验分成十几个章节来讲,接下来会逐一细说平面、直角、断差等不同工序,还会传授一些磨床的小窍门。这对磨床界的同仁们来说,真是个不错的交流平台。咱们可以互相学习,互相纠正错误。
磨床这一行,大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活。要是咱们都能把经验拿出来晒晒,整个行业的水平肯定能往上提。那你们觉得最想先分享,还是先了解哪方面的磨床经验?都来点个赞,转发一下,评论区也热闹热闹!